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四军作为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英勇奋战在江淮大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新四军的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力量,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烽火青春”红色循迹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沿着新四军的战斗足迹,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文物见证抗战艰辛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刘老庄战斗展区让同学们深受触动,82名战士的雕塑旁陈列着磨破底的粗布鞋、补丁摞补丁的干粮袋。“聆听着解说员生动地讲解,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书院(化工拔尖)2201班黄天杨感慨道,“正如墙上标语所说,‘新四军的胜利,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亿万群众用血肉筑起的钢铁长城’。”团队在泰山庙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见到了当年使用的老式马灯和手摇电话机。
茅山纪念馆内,1938年乾元观的故事令同学们动容。这一年,陈毅同志将司令部秘密设于乾元观,道长惠心白以医术救治伤员,道士黎遇航冒险传递情报、筹集粮食……面对日军扫荡,13位道士惨遭屠戮,观宇成为秘密堡垒,幸存的同道脱下道袍,换上军装,继续战斗。这些壮举让同学们深刻理解到,茅山道众的牺牲与奉献,正是新四军争取、团结和依靠一切爱国力量,建立最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生动缩影,展现了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磅礴伟力与强大凝聚力。

历史照进现实在南京江北新区顶山街道,同学们与工作人员开展交流座谈。大家结合此行见闻,与工作人员共同探索交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与基层治理结合的实践可能。工作人员介绍,新四军时期争取群众、团结各界、服务人民的宝贵经验,为新时代做好基层社会治理与群众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遵循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团队指导老师董亚楠表示,本次新四军抗战寻访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学院将把本次实践挖掘的鲜活史料融入“行走的思政课”资源库,引导广大学子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通讯员 经琳 贾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