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院简介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4-12-31


       2013年南京工业大学成为国家首批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以此为契机成立2011学院。同年9月,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4个专业招收首届本科生。招生模式2013级至2019级实行二次选拔制,即每年在被我校录取的理工科新生中选拔120名左右的学生。从2020级开始,我院直接按四个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班)分别招生。

       现有学生665人,6个本科专业,即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机器人工程和化学。

       在学校领导和兄弟学院支持下,2011学院充分发挥协同单位资源优势,借鉴国内外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大胆探索并建立了适合学生发展、具有创新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十多年来,学院秉承“卓越、自由、责任、报国”的院训,以建成“协同创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书院为目标,全面实行“两制(全员书院制、全程导师制)”“三化(小班化、个性化、全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体同构、深度融合的治理模式,为学校输出了科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学业导师制度、本科生助教制度等教学改革创新举措,助力《关于整合“银发人才”资源服务人才强校战略的提案》入选2022年度全国职工代表优秀提案、《科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科人才的改革与实践》获2022年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书院学子勤奋好学、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取得了诸多的成绩。建院十多年来,毕业学生的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率90.97%(按毕业班计),八届学生累计毕业866人,升学634人,平均升学率73.2%。推荐免试研究生政策放开以后,除了在本校就读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几乎全部进入985大学,考研“上岸”学生几乎全部进入211高校就读。2011学院还出现了“考霸班”“学霸班”“神仙班级”等优秀班级,得到了人民网、凤凰网、澎湃网等媒体的报道。获得省先进班级等集体荣誉11个、省三好学生等个人荣誉13人、国家奖学金24人。学生主持省级“大创”项目163项,发表论文181篇(其中SCI收录157篇),申请发明专利96件。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57项,其中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2项、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中国/美国数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等国际/国家级奖励194项。

                                                                                                                             (截止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