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大讲堂|2011学院开展“用创业方法去竞赛”主题讲座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5-03-21

3月19日,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多家企业资深顾问曹国年老师受2011学院邀请,为学生们作“用创业方法去竞赛”专题讲座。讲座聚焦创新创业赛事底层逻辑构建,通过真实商业案例拆解、竞赛要素系统解析及创业认知维度拓展,助力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曹老师开篇指出,高校创业项目常因“模拟性”过强而偏离真实商业场景,部分学生项目依赖夸大效果或购买第三方服务包装成果,却忽视底层商业逻辑。他以学校两个顶尖创业项目为例,一个偏学术研究,另一个重商业落地,强调成功的创业需直面市场需求,以公司化思维解决供应链、客户痛点等复杂问题。

结合阿里巴巴早期发展,曹老师剖析了创业初期的关键挑战。在非典期间线下贸易受阻的背景下,阿里通过搭建信任机制、整合支付与物流,实现B2B模式爆发式增长。他提醒大家要避免盲目追求规模,而应优先建立可持续现金流,并以二手书平台和面馆创业为例,说明成本结构与目标客群分析的实操方法。

针对创业竞赛,曹老师详解“三件套”——项目简介、计划书、PPT撰写策略。他认为,项目简介需在千字内提炼核心价值,商业计划书应避免套用模板,需体现真实财务数据与合理商业模式。他指出,PPT不是技术报告,应精简内容,突出痛点解决方案与市场潜力。此外,他强调了计划书中“客户需求层次分析”的重要性,并以钢笔为例,阐释了产品需针对书写、高考、礼品等不同场景精准定位。

“创业竞赛的本质是认知升维训练。”曹老师在总结时指出,参赛过程既是商业思维的淬炼场,更是领导力、抗压力与系统思维的成长平台。曹老师的讲座为学生厘清了备赛思路,强化了从“学术思维”向“商业思维”转型的意识,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

作者:董亚楠、经琳;审核:米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