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校长给我们上过的研讨课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14-07-14

我是2011学院的一名学生,大一下这个学期是我至今度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学期,这个有意义不是因为我学到了如何如何多的知识,也不是因为我得到了怎样怎样的成绩,而是我确确实实领会了一些道理。趁着这个学期还没过去,整理整理,也算是一个学期总结了。

其实,题目里用的“那一年”并不准确,校长实际上是给我们上了一个学期共16周课。1632个学时,说多不多——没有物理化学64+学时或者高数96+学时,说少也不少——必修英语和选修英语不过各32学时。之所以特意写篇日志纪念一下这门课,是因为研讨课是我至今唯一上过的、不讲固定的知识,纯“谈天”的课。

记得寒假里课表一出,“研讨课 张进明”几字让院群里一阵骚动,当时我的感想就是:我何德何能,竟然能听到校长的课。以至于开学后第一次去上这门课时,真的是怀着“激动的心情”。

第一堂课在当时看来特别的“坑爹”——是讲“让世界充满爱”。校长放了几个的确“有关痛痒”的视频,当时虽然有所感触,但看过了也就过去了,没有太当回事。直到英语读写课,老师突然提起这么一个话题,我才有所感悟:当下有太多的学生,只是活在了老师的爱里。为什么老师这么说?我想是因为确实有太多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大学生,都活的只满足于一个分数——一个老师、父母都给予肯定的分数,甚至毕业了工作了还在羡慕、嫉妒成绩更好的人。我很惊讶于这群人的满足感竟然不是来源于自己而是他人,我惊讶于这群人活在这么单一的爱里。世界应该充满各种爱,不是吗?而当时上课时同学们的态度也很值得思考,有的同学因为这一堂课讲的不是他们概念里的“知识”,所以对待这课的态度实在很轻慢,他们或许觉得不能得到老师的“爱”(高分),就对这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此,我感到很惋惜,其实即便是思修近代史这样所谓的“水课”细听也是会有收获的,更何况是这样一次机会难得的“人生课”呢?就算不能一下体味课中的内容与精华,对授课老师最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可惜现在太多人,太多学生没有了这种尊重。

接下来的内容是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这几堂课让我收获颇丰——这也是我上完课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发现的。最近,一位教授问了我几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你觉得大学生和高中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其实我的学业导师和我们聊过这个问题,她说是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我回答的是眼界,但这个教授却说是会不会查资料。“会不会查资料”这个看似诡异的回答确实囊括了我和导师两个人的观点——会查找资料→眼界开阔了→看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多了。这一下子就显示出会不会使用各种搜索引擎的重要性。以至于我后来在完成学术英语论文写作时,一下就用上谷歌学术搜索和校内图书馆资源。

再然后是思维导图。这个更不用说了,当时不是很在意,结果高数考卷就考了——我们的数学老师马老师一直在强调“全部和整体”概念的重要性,而我们等考过试后才发现,一个脑图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是多么有帮助。

最后是撰写物理化学教学大纲。五所国内名校五所国外名校的教学大纲一比较,整体比较,差距和优势一眼可以看出。后来有出国的同学跟我聊起他学的化学时,我才知道他们的物理化学也是在大一下学习的——不过他们没有学有机化学——他说他们的物理化学里有量子物理,我告诉他说:我知道,因为我们校长让我们编写过物理化学教学大纲。那时,我别提多高兴了,因为即使我没有出国学习,但我至少知道了别人在学什么,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在哪里。

综上,其实不难看出,张校长其实跟我们聊了一些“有用的无用知识”——也许一时看不出它的重要,但不久你也许就会需要这方面的知识。记得乔布斯曾经听过一门专门讲艺术文字的课,这在当时看来确实无用,可后来建立苹果公司后却发现了他的重要性。一时无用的,往往价值最大,这些“无用”的知识,其实是我们很需要的,也是我们最缺少的。

还记得最后一堂课时,校长让我们谈谈对这门课或者是学院的想法,我们当时吐槽了很多我们一年来的学习和生活的困难,现在看来这些困难应该也是“有用的无用知识”,经过这学期后,什么难学的课程必然将不再难学——应为我们应该掌握了应对各种困难课业的方法,至少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方法。

一年下来了,作为一个2011学院的学生应该对学院有些理解,我觉得我们学院的好多理念好多想法,在研讨课中都有所体现。我们虽然是建立比较仓促的学院,但我们却不想做一蹴而就的学院。我们接受的知识,并不要求我们一口吃成个大胖子,不要求我们如何如何高分。若说起我们2011学院和其他学院不同在哪里,我们2011学院的学生和其他学院的学生不同在哪里。现在看来,2011学院不是不同在有PAD、有空调这些硬件方面,而是不同在我们有关心我们的学业导师,有很优秀的同时也关注我们成长的任课老师,不同在我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机会。这一年来,每当我有生活、学习上的问题都会有老师导师帮我解答,当我想暑期在校跟导师做实验时,学院欣然提供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2011学院的学生恰恰也就不同在这一点,也许成绩上我们并不比别人优秀,甚至我们也自知好多方面我们还不如其他院的一些同学,但我们善于思考,善于合作,善于抓住和争取机会,先于别人思考,先于别人明白我们想要什么,我们要学会什么。也许这就是我们2011学院的闪光点。当然我们也有很多不足,希望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能更好的修炼自己,改善自己。

以上就是我对在工大,在2011学院,在张校长课上一年的一些感受。

另祝校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20140711

 2011学院  史家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