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个教师节优秀征文集:我的数学和数学老师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14-09-11

从上高中以来,我一直对数学心怀恐惧。高一的时候数学考不及格,我总是抱怨数学老师的声音催眠能力太强。后来,老师换了一个又一个,我的数学成绩却懒洋洋的丝毫没有要进步的意思。对于久治不愈的数学,我在高考后就准备放弃治疗,万万没想到大学里还有高等数学。

拿到《托马斯微积分》这块板砖的时候,我隐隐的感觉到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是,当我上完了第一堂高数课之后,我又开始庆幸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

教我高数的是马树建老师,听名字就是那种学识渊博思维敏捷的老师。这种直觉在他开始讲课之后马上得到了印证。他像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随心所欲地调动着脑海中的数学知识,勾勒出数学大厦的基础框架;他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元帅,向同学们展示整个的教学计划,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条理之分明,思路之严谨,前途之光明,让我重新点燃了对数学的希望之火。

马老师的翻转课堂也是出了名的,当时还去一个全国性的会议分享经验。对于一个把一本教材教得烂熟于心,把一套模式搞得得心应手的老师来说,转变教学方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上去他讲得少了,但实际上他要思考更多。哪些可以翻转?怎样鼓励同学自主学习?他深知我们看重成绩,就把课前测验和翻转课堂的表现也计入期末成绩。他重视知识的灵活应用,就让我们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在课堂上分享。

可是搞翻转课堂的压力很大,这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同学们似乎也更加习惯于中学填鸭式的教学。马老师一边安抚我们的情绪,一边收集我们反馈的意见,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探索着。有些人认为翻转课堂没什么实际的作用,但往往看似无用的,恰恰是最有用的。我想,马老师一定是洞悉了翻转课堂的深远意义,才愿意在教改之路上不辞劳苦。

第一次阶段性测验的成绩再一次表明我的数学病得不轻,马老师看了我的试卷,拍了拍我的肩膀。他怎么鼓励我的我记不清了,我只记得当时自己雄赳赳地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学好高数。俗话说罗马不是一日建起来的,作为这句俗话在我生活中的映射,我各次考试的成绩一直徘徊在及格线的边沿,马老师也一直在鼓励我。有一次他在班上开玩笑说我可以得80分,我高兴了一整天。还有一次我问了一个很经典的积分题目,马老师就趁机表扬我学习态度好,为了报答他的知遇之恩,我咬牙写了十几页的题目。

不知不觉地,我开始从心里接受数学,尝试着从解题的过程中体会乐趣。虽然我的数学成绩到课程结束时还是班级的平均水平,但我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看法改变了,对自己的认识也更进一步。其实我之前把数学神圣化和严肃化了,而在马老师的课堂里,数学是浑然天成和无处不在的学科。我之前数学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用心领会数学的核心思想。饮水思源,我在数学上的任何进步,都应该感谢马老师的启发和鼓励。

教师节快到了,祝马老师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文:书院1301班曾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