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师生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3月15日,2011学院师生20余人前往南京城墙博物馆,通过沉浸式参观、主题党课、实践研讨等形式,探寻六百年城墙历史文脉,感悟古都保护与传承中的时代精神。
城墙根下学历史,文脉传承映初心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以科技与文物融合的方式生动展现了明城墙的建造技艺、历史变迁与文化内涵。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依次参观了“旷世城垣”“明代南京”“天下第一砖”等主题展厅,通过虚实结合的数字化展陈、千余件城墙砖铭文拓片以及沉浸式光影沙盘,深入了解了明城墙的军事防御功能、古代工匠智慧及南京城市发展脉络。面对展厅内长达25米的巨型城墙剖面模型,同学们纷纷感叹:“每一块城砖都镌刻着责任与匠心,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激励我们在科研学习中精益求精,传承‘工匠精神’。”
主题党课话担当,古今对话强信念
同学们以南京城墙保护修复工程为切入点,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要求,探讨了新时代青年党员在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播中的责任。“六百年前的筑城者以‘物勒工名’制度确保砖石质量,今天的我们更应以‘功成有我’的担当,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烙下青春印记。”讨论引发热烈反响,刘泉同学结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背景,提出“利用现代技术助力古城墙监测保护”的设想,展现了学科交叉赋能文化传承的创新思维。
2011学院近年来持续推动“党建+文化传承”品牌建设,通过链接地方红色资源与文化遗产,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以南京城墙为载体,将历史文脉、工匠精神与党性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师生在感悟中华文明中厚植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为赓续城市记忆、建设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刘泉、秦海燕; 审核:米展

